专线融资难如何破?
发布时间:2019-07-11 点击量:
公路专线是小微企业的代表,虽然被冠以“小、散、乱”的头衔,但却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并且最早市场化的行业就是公路运输产业。
然而,专线货运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其原因来自于专线自身从未就融资夯实基础:税务、银行、社保记录缺失。处于转型中的零担货运受到资本的冲击,仅凭利润积累发展显然难以为继。
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挑战
针对公路物流企业信贷问题,从2010年开始就不断有金融机构涉足此领域。虽然代表着物流领域创新者的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针对庞大的万亿资金流动的物流行业而言,这只是杯水车薪。
比如,山东信联和小雨金融在ETC后付款领域得到在线产品的模型;传化、天地汇、卡行天下在运费保理领域进行了扩展;雷励金融在车贷领域披荆斩棘……然而,专线缺钱、网点扩张缺钱、购入设备缺钱、代收提速缺钱。
目前,专线解决资金的办法主要有四种:
一是,挪用代收货款:虽然这不是好事,但这样的资金是没有成本而又手续费收益的资金来源都在用,天堂与地狱只是控制的好坏问题;
二是,加盟费、押金:有品牌有网络的专线基本都可以收到无偿使用的加盟费和各项网点上缴的费用,只要公司继续开下去,这个资金来源一劳永逸的无偿使用;
三是,下游账期:如果专线能够提供给司机固定的运量、能够保证持续不断的经营成绩,使得自身业态正向循环,那么给司机结款、加油、ETC都可以产生账期,从而形成正向现金流;
四是,股权融资: 这对于绝大部分小微专线而言,是镜中花、水中月,专线的体量、运营模式,财务体系还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袍哥文化的专线控制权很重要,成败与创始人有着密不可分,所以股权融资现阶段会毫无进展。
① 渠道窄、时效长。公路专线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主要是依赖自有资金或者亲朋借款,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占比不到30%。即便是能通过银行渠道贷款,其审批流程长、效率低、时间长等弊病犹在。
② 小微企业内功不强。专线企业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以下几种:
一是经营管理: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产品在市场缺乏竞争力,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能力差;另一方面又急于求成、盲目扩张。小微企业不确定性因素大,难以取得银行的信赖。
二是区域分布:物流企业点多面广,与大中型企业金融服务相比,银行管理成本较高。相对于信贷数额,银行难以取得平衡。
三是财务规范:公路企业经营者欠缺金融知识,不擅长通过使用银行业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来积累信用记录和加强银企关系。不珍视自己的征信记录,为日后获取银行贷款增加了难度。
从风控体系来讲,由于专线内部运营体系相对封闭,从外部了解专线的现金流很难得到一个清晰轮廓;这就是商业金融机构很难在专线领域进行业务拓展的原因。
③ 银行业机构门槛高。公路专线有其特殊性,小微企业经营随着市场或政策变化,贷款不良率时有走高,不易控制,基于此,很多银行业机构对小微企业“惧贷”。小微企业点多面广,手续繁琐,银行户均维护成本较大。众多因素使银行业机构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难以保持积极性。
“抵押物崇拜”观念较强。非抵押物不受理、不审批,现有的小微企业存量信贷规模中,有98%以上的贷款都是凭借抵(质)押物方式获得的,以联保互保、信用等其他方式取得的贷款不足2%。
网点分布不尽合理,密疏不均。银行业机构集中在繁华商务区,在县域、社区缺乏银行业机构网点的覆盖,小微企业对获得银行机构信贷支持更感“遥不可及”。
④ 地方政府落实力度不够。一是风险分担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小微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方面是天然的牵头者。
在这方面,目前辖内以财政主导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分担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这样,银行业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而增加的信贷风险目前势必会导致由银行业机构独自承担,银行业机构将难负其重。
二是银企对接平台尚需完善:银企对接机制解决了银企双方“面对面”的问题,但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能否在通过对接后得以妥善解决的问题尚缺乏制度上的跟进和监督。
三是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目前,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尚没有真正建立,需要政府部门整合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人才及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用水用电、节能环保等信息资源,加快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⑤ 平均税率高。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主要由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指银行收取的费用,主要是利息,后者指银行收取的费用以外的费用。
一是成本倒挂: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几乎都执行上浮利率,年化利率均在10%以上。
专线利润率基本保持在5%-8%,这样的倒挂使得你借钱越多,负担越重、想着你周转一下就还上,别梦了、当资金进入体内循环,抽出来运营就散架
二是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主要包括担保费用、评估费、抵押服务费、中介费以及其他特定情况下的费用,主要包括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以及附加保证金而产生的财务费用,相关的财产保险费用、公证费、年审费,定单质押和承兑导致利率提升等等。
三是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比大型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高4-5个百分点。通过调查小微企业融资平均费率在10%-15%之间,普遍比大中型企业融资成本高约4-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融资贵名副其实。
⑥ 中间费用畸形。社会上一些企业利用小微企业急需资金和信息不对称等形成的优势地位,对其提出额外的附加条件,从而构成信贷业务的隐性成本。
例如,银行从业人员为了增加存款业绩要求小微企业贷款做承兑;担保公司要求小微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变相地提高了其财务费用;甚至极少数上述相关人员接受招待、收受礼品等。
影响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因素
当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类型、企业的整体实力、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的成立年限、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特征、抵押担保品、有借贷关系的银行数等。
① 成立年限。小微企业成立的年限对其获得信贷的机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微企业成立的时间越长,则表明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违约的概率也就越小,从而其获得信贷的机会就越大。
② 创始人的教育程度。小微企业主要创始人的教育程度对其是否能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在供应链融资背景下,金融机构看重的是债项评级,而不是对小微企业的主体进行评价。
③ 应收账款PK销售额。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占小微企业年销售额的比例越高,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机会就越大。这是由于供应链融资中,相对于授信主体来说,应收账款成为商业结算的还款的第一来源,因而作为优质的抵押品,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资信。
④ 借贷银行的数量。小微企业借贷银行的数量对其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有显著的正影响。因为在供应链融资的条件下,金融机构通过关系银行之间的信贷信息的披露机制,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其获得信贷的机会。
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政策建议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从小微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制度建设方面构建小微企业融资的完善供应链。
① 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核心企业的数据共享平台,了解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销售和收益等数据。
② 主动积累信用信息。积极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增加结算量,积累自己的银行账户流水信息等;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在使用银行信贷类产品比如消费贷、信用卡等,要及时还款。
③ 坚持规范经营。小微企业切实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切实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
总之,把有效的把沉淀的固定资产盘活,在会计层面,在企业运营层面,其实就是一种轻资产,所以通过租赁,把帐面上的固定资产更多的变成周转比较快的流动资产。这就是融资租赁的效果。
提高金融机构的管控力度
建立能够集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资金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第三方综合物流金融平台。充当银行和生产、供应、销售之间的中介,并部分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企业、银行风险控制和绩效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① 尽职调查成本。申请保理服务的客户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含公司基本资料、公司经营相关资料、公司财务相关资料、个人财产及征信相关资料),风控人员进行资质审评,还原客户的经营情况,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选取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保理服务。
随着征信体系的健全、这些尽职调查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如税金贷等产品、同税务的联动、微信贷数据的作用会降低前期尽调成本。
② 基于运单的真实性。通过与众多物流业内的平台合作,获取客户历史数据和运输过程数据,建立多重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综合判断客户运输过程和运输行为的真实性。
如卡行的信贷是基于平台数据所产生,传化的保理是基于上游企业的确认函,所以数据是日趋完善的、只是金融机构确认数据的可靠需要佐证。
③ 客户定期回访与巡检制度。建立具备丰富经验的寻访团队,一方面,通过定期询问客户的使用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按时还款;另一方面,不定期开展上门巡检,了解客户最新的经营状况,对客户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
按照金融机构的回访制度来看、大面积的专线碎片化的小额流水很难使用高频的回访,那么怎样解决实时调查和数据抓取是目前专线金融遇到的难题。
④ 贷后管理方案。根据一定阶段内使用物流保理的情况,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以申请提高额度。有不良纪录的客户一般会执行额度停止使用、额度暂缓或额度削减使用等。追偿的方案在专线物流领域成本很高、因为专线为轻资产运营企业,没有追偿标的物、如何追偿是一个难题。
借鉴信用卡追偿体系,关联个人信用是一个较好的追偿方案。
制度建设
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说,应大力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创造良好的小微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要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降低法律风险。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以及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
二是,引导民间资本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作为目前仍具有垄断性质的银行企业体系“不敢”(必然要承担风险)贷给小微企业,“不愿意”(不愁无优质客户)贷给小微企业。单纯地依赖政府“强力要求”银行业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又有违市场规律之嫌。
总之,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在商海里,一点资金延误就有可能丧失一次进阶的机会,甚至在严酷的竞争下丢失市场份额。公路专线的发展,仅凭利润积累显然难以为继,一方面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如饥似渴”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渠道和空间被严重压缩。如何解决融资的难题,想必通过这篇文章各位专线企业的老板已了然于心。
文章来源:掌链传媒
文章来源:掌链传媒